每当看到别人摘掉眼镜后清爽的样子,很多人心里都会冒出一个念头:我要不要也去做近视手术?但转眼又会被各种传言吓退——"会瞎吗?""老了会失明吗?"今天我们就来这些真实的顾虑。
现在主流的近视手术主要分两类:激光类和晶体植入类。激光手术就像给角膜"打磨眼镜",适合中低度近视;ICL晶体植入则是在眼睛里放个"隐形眼镜",适合高度近视。没有哪种好,只有哪种更适合。就像买鞋一样,38码的脚硬穿36码的鞋,再贵的牌子也难受。

任何医疗操作都有风险,但近视手术的风险比很多人想象中低得多。正规医院的术前检查会筛掉30%不适合手术的人,就像安检员把危险品拦在登机前。术后常见的干眼、眩光等症状,80%的人3个月内都能自然缓解。真正的并发症,比如感染,发生率不到万分之三。
首先别期待"超视力",手术目的是让你不用戴眼镜也能达到戴眼镜时的佳视力。其次维持时间因人而异,就像有人30岁开始长白发,有人50岁还一头乌发。后要说的是,术后护眼比手术本身更重要,熬夜刷手机的人,再好的手术也经不住折腾。
全套术前检查有20多项,要花2小时。有些医院宣传"当天检查当天手术",这反而要警惕。好的医院会要求少停戴隐形眼镜1周再来检查,就像种树前得先松松土。角膜厚度、泪液分泌这些数据,直接决定你能不能做手术、适合哪种手术。
很多人以为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,其实术后1周才是关键期。要像照顾新生儿一样照顾眼睛:出门必戴防紫外线墨镜,洗头要去理发店仰着洗,健身要暂停撸铁。有个小伙子术后第二天就去打篮球,结果被肘击到眼睛,不得不二次手术,这真是花钱买教训。

角膜太薄的人、有干眼症的人、视力还不稳定的青少年,这些都不建议手术。就像怀孕时不能随便吃药一样,有些事情强求不来。还有些特殊职业,比如职业拳击手,医生也会劝你再想想。
后想说,近视手术是成熟的医疗技术,但不是人人必需的消费品。就像有人觉得买辆车能提升生活品质,也有人觉得地铁更方便。关键是把真实信息了解清楚,知道自己要什么、适合什么,这才是对自己的眼睛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