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问答

黑色素瘤:早期识别与科学防治的实用指南

发表于 2025-05-21 11:21:04 阅读量:1000+

黑色素瘤:早期识别与科学防治的实用指南

黑色素瘤:早期识别与科学防治的实用指南

你是否注意到身上突然出现一颗颜色不均的痣?或者原有黑痣在短期内变大、变色?这些可能是黑色素瘤的早期信号。作为皮肤癌中危险的类型之一,黑色素瘤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,但是——早期发现率可超过90%。本文将用通俗语言带你了解这个"皮肤"的。

黑色素瘤究竟是什么?

黑色素瘤究竟是什么?

简单来说,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的。这些本应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的细胞一旦失控生长,就可能通过淋巴和转移到全身。与普通痣不同,恶性黑色素瘤常表现为不对称形状、边缘不规则、颜色斑驳、直径超过6毫米(约铅笔头大小)等特征。

临床数据显示,人的黑色素瘤多发于足底、手掌和甲床等非曝光部位,这与白种人好发于暴露部位有明显差异。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,但30-60岁为高发期。值得警惕的是,近年来20-30岁年轻患者比例明显增加。

这些信号可能是危险征兆

这些信号可能是危险征兆

记住"ABCDE"自检法则:A(Asymmetry不对称)、B(Border边缘不规则)、C(Color颜色不均匀)、D(Diameter直径>6mm)、E(Evolution近期变化)。如果发现痣出现瘙痒、出血、溃疡、突然隆起等情况,务必在2周内就医。

特别提醒经常户外工作、有家族病史、免疫低下人群要格外注意。曾有一位45岁教师,脚底黑痣两年内从芝麻大小长到黄豆大,经检查已是中期黑色素瘤。这种真实提醒我们:变化才是关键的危险信号。

确诊后该怎么办?

确诊后该怎么办?

正规医院会通过皮肤镜、活检等检查确认性质。早期患者通过扩大切除术即可获得良好预后,5年生存率高达95%。中期患者可能需要前哨淋巴结活检,晚期则需结合治疗、免疫疗法等综合手段。

目前PD-1抑制剂等新疗法显著改善了晚期患者生存期,但治疗费用较高。医生建议:与其纠结晚期治疗,不如把重点放在早期筛查上。每月花3分钟自检全身皮肤,每年做一次皮肤镜检查,这就是经济的策略。
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
日常防护记住三点:避免10-16点暴晒(紫外线指数>3时需防护);使用SPF30+、PA+++以上的广谱防晒霜;穿戴防晒衣帽。有趣的是,阴天紫外线强度可达晴天的70%,冬季雪地反射会使紫外线剂量翻倍,这些易被忽视的场景更要做好防护。

对于已经存在的痣,切忌抓挠、摩擦或自行处理。有研究发现,反复刺激可能增加恶变风险。如果痣长在腰带、文胸带等易摩擦部位,建议医生是否预防性切除。

走出常见认知误区

走出常见认知误区

有人相信"颜色深的痣才危险",事实上无色素性黑色素瘤虽然罕见但更易误诊;还有人说"只有老年人才会得",数据却显示青年患者逐年增多;更危险的误区是认为"不痛不痒就没事",其实恶性早期通常没有任何不适。

现代医学证实,规范的早期黑色素瘤完全可能。关键是要建立科学认知:既不过度恐慌,也不掉以轻心。当发现可疑皮肤病变时,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或科就诊,这才是对自己负的做法。

医院更多>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