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之一,但很少有人知道,它也是为数不多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有效预防的。许多女性因为害怕检查过程或抱有侥幸心理,错过了佳干预时机。今天我们就来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、方法和注意事项,帮你打消顾虑,主动守护健康。
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1万例,其中80%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。而早期宫颈癌率可达90%以上。宫颈癌发展通常需要10-15年,这给了我们充足的筛查窗口期。通过定期检查,能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发现问题,简单治疗即可阻断癌变进程。
尤其以下人群更要重视:
• 21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
• HPV病毒感染史或宫颈病变史
• 长期吸烟或免疫力低下者
•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
1. TCT检查(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)
这是目前常用的初筛方式。医生用刷子轻轻刮取宫颈脱落细胞,通过特殊染色观察细胞形态。整个过程约2分钟,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基本。建议21-29岁女性每3年做一次。
2. HPV检测
主要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。30岁以上建议与TCT联合筛查(称"双筛"),若结果均为阴性,可5年查一次。单独HPV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,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。
3. 镜检查
当TCT或HPV结果异常时,医生会用放大镜观察宫颈血管和上皮变化,必要时取活检。检查前24小时需避免性生活和使用药物。
Q:没有不适需要筛查吗?
宫颈病变早期往往没有症状,等出现接触性出血、白带异常时可能已进展。就像汽车需要年检,身体也需要定期"检修"。
Q:绝经后还要筛查吗?
65岁前若既往检查正常可遵医嘱停止,但有高危因素者仍需定期监测。绝经后宫颈萎缩可能增加取样难度,建议选择的医师。
Q:接种HPV疫苗后还要筛查吗?
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别,且对已存在的感染无效。接种后仍需按常规进行筛查,双重防护更安心。
• 避开期,佳时间是干净后3-7天
• 检查前48小时避免性生活、冲洗和塞药
• 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,检查当天无需空腹
• 提前梳理病史(如既往HPV感染、宫颈治疗史等)
如果报告显示ASC-US、LSIL等结果,先别惊慌。这些术语代表检出异常细胞的等级,多数情况只需定期复查或简单治疗。医生会根据年龄、风险因素等制定个体化方案,必要时转诊镜。
记住一个原则:筛查的目的是早发现、早干预。就像发现蛀牙及时补牙,远比等到牙髓炎再治疗简单得多。
不少女性认为"没症状=没病"、"检查太尴尬",这些观念让很多本可避免的悲剧发生。现代医学已让宫颈癌筛查更便捷:
• 新型取样器大幅降低不适感
• 覆盖基础筛查项目
• 部分医院一站式服务(-检查-报告解读)
健康不是偶然,而是选择的结果。给自己定个健康提醒,带上姐妹或母亲一起检查,这或许是有价值的"女性约会"。
(本文由医美健康科普团队原创,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诊疗请遵医嘱。部分数据来源:卫健委《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