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,身边做医美的朋友越来越多。有人打了针后年轻五岁,也有人盲目跟风踩了坑。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大白话,普通人做医美前必须知道的5件事。
美容院敷个面膜叫生活美容,打针动刀才叫医疗美容。根据规定,只要破皮的项目——比如、激光、,都必须在持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正规场所操作。街边美甲店二楼摆张床就敢打玻尿酸的,举报电话12315随时待命。
很多人在美团上看装修就下单,其实主刀医生的资质才是子。正规医师必须同时具备《医师资格证书》《医师执业证书》《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证》,上卫健委官网输入姓名就能查。去年有个姑娘在私立医院找"韩国"做鼻子,后来发现对方是旅行社临时工,这种血泪故事听得人心疼。
小红书上的"精灵耳""术",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。前者要往耳朵里打十几支玻尿酸,后者直接切断神经造成性损伤。记住一条:凡是要改变身体结构的项目,都得找医院反复确认风险。现在正规机构都开始拒绝这类手术,可见风险有多大。
398元的要当心,可能只是用射频仪器划拉两下。正规治疗头有防伪码,打完后会当着你的面销毁。价格方面可以参考当地物价局指导价,比如上海正规机构的进口玻尿酸,单支价格很少低于2000元。遇到"买三送一"的,先问清楚产品批号和验真途径。
做完光子嫩肤就跑去爬山,立马打对折。不同项目有严格的护理要求:后8小时不能沾水,热玛吉后要连敷5天医用面膜,一个月内禁止揉脸。去年有个做脂肪填充的客户,术后偷偷抽烟导致血管痉挛,半边脸差点坏死,这些惨痛教训都是不遵医嘱惹的祸。
医美本质是医疗行为,不是逛街买衣服。2023年新数据显示,正规机构的医疗纠纷同比下降27%,这说明大家的意识在提高。记住一个原则:所有"""有效"的机构,转身就走准没错。路上,慢就是快。
(本文提及均来自公开报道,具体治疗请遵医嘱。本文不推荐任何机构,仅作科普参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