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孕是件令人期待的事,但随之而来的产前检查却让不少准妈妈感到迷茫。什么时候该做检查?哪些项目不能漏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帮你理清产前检查的所有重点。
当你发现推迟,验孕棒显示两条杠时,就该去医院做次检查了。这次检查通常安排在孕6-8周,医生会通过B超确认胚胎是否在子宫内着床,并检查胎心胎芽。同时还会抽血查HCG和孕酮水平,这是评估早期妊娠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。
孕12周左右需要到社区医院或建档,这是后续产检的基础。建档时会做检查,包括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功能、肾功能、乙肝五项等。建议早上空腹去,因为抽血项目较多。带上夫妻双方,有些地区还需要结婚证。
孕11-14周有个很重要的NT检查,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。这个数值如果异常,可能提示染色体问题。检查过程只需10-20分钟,对胎儿没有伤害。记得提前预约,很多医院这项检查排队人数较多。
孕15-20周要做唐氏综合征筛查。传统唐筛率约60%-70%,而DNA率达99%但价格较高。医生会根据孕妇年龄、病史等因素给出建议。如果筛查结果高风险,可能需要进一步做羊水穿刺。
孕20-24周是系统超声检查的佳时间,也就是常说的大排畸。这次检查会详细查看胎儿头部、心脏、脊柱、四肢等结构。检查通常需要30分钟以上,如果宝宝位置不好,可能要吃些甜食让宝宝后再查。
孕24-28周要做糖耐量试验,筛查妊娠糖尿病。检查前晚上10点后禁食,当天早上空腹抽血,然后喝下葡萄糖水,分别在1小时、2小时后再次抽血。这项检查很重要,妊娠糖尿病可能影响母婴健康。
进入孕晚期,产检频率增加到每2周一次。医生会评估胎儿大小、胎位情况,监测血压、尿蛋白等指标。孕36周后每周都要检查,这时候要特别注意胎动变化,任何异常都要及时就医。
从孕34周开始,每次产检都要做胎心监护。这个检查可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。如果宝宝不太活跃,可能需要通过吃东西或轻轻拍肚子来唤醒宝宝。一次监护通常持续20-40分钟。
孕35-37周要做B族链球菌筛查,这是产前容易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检查。如果检测阳性,分娩时需要用药预防感染新生儿。检查方式很简单,医生会用棉签在和直肠取样,不会有明显不适。
临近预产期,医生会评估宫颈条件、胎儿大小、羊水量等,讨论分娩方式。如果超过预产期还没发动,可能会建议催产。这个时候要准备好待产包,随时注意临产征兆。
产前检查就像一份孕期地图,按时完成各项检查,才能确保母婴。遇到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医生,毕竟每个妈妈都值得好的孕期呵护。记住,定期产检不是为了找麻烦,而是给宝宝和妈妈多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