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有人问我:"想健身但完全不懂该从哪里开始"。作为一个在健康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从业者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给大家拆解普通人健身的入门方法。
很多人一上来就跟着网红视频练,结果没两天就受伤。真正科学的健身步应该是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。建议先做三个基础测试:安静心率测量(早晨起床时数脉搏)、关节度检查(做几个简单的弯腰转体动作)、基础肌力测试(比如能否完成标准俯卧撑)。这些能帮你避开90%的运动伤害风险。
特别提醒35岁以上的朋友,好先去医院做次基础体检。我见过太多人连自己有高血压都不知道就直接去撸铁,这非常危险。
健身房的推销员爱说"装备才能有",但事实是:一双防滑运动鞋、两套透气运动服就足够了。那些所谓的燃脂腰带、暴汗服都是智商税。记住,流汗多少和没有任何直接关系。
如果在家练习,买块几十块钱的瑜伽垫比什么都实用。那些几千块的健身器械,后都成了晾衣架。不信你去闲鱼看看,多少人在转卖几乎全新的跑步机。
有个残酷的:只运动不控制饮食,可能越练越胖。不是运动没用,而是多数人高估了运动消耗。慢跑半小时的热量,其实还抵不过一包薯片。
建议先从戒掉含糖饮料开始。把可乐换成白开水,一个月就能轻松减掉2-3斤。逐步用杂粮代替精米白面,蛋白质摄入增加到每公斤体重1.5克。这些改变比天天跑5公里更快。
千万别相信"21天养成习惯"这种鬼话。根据真实追踪数据,普通人养成运动习惯平均需要66天。所以一定要选个能长期坚持的项目。
如果你讨厌跑步,就不要强迫自己晨跑。游泳、跳绳、爬楼梯都可以替代。有人跟着音乐跳舞也能达到的锻炼。重点是这个运动能让你不排斥,甚有点期待。
局部减脂是不可能的。每天做100个卷腹也不会让你长出马甲线,体脂率下降才是关键。同样,深蹲不会让腿变粗,那需要极其严苛的训练。
运动后肌肉酸痛很正常,但关节疼痛不正常。如果膝盖、腰背出现持续不适,必须立即停止并就医。曾经有位客户忍着腰痛硬拉,后导致椎间盘突出,修养了半年。
周可以从每天15分钟快走开始,第二周增加到25分钟。不要一上来就挑战高强度间歇训练,那只会让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
记录非常有必要。不需要复杂的手环,用手机备忘录记下每次的运动时间和感受就行。两周后回看,你会明显发现自己的进步。
后提醒:别被社交媒体上的健身网红带偏。他们的身材很多是靠基因、灯光和类固醇堆出来的。普通人规律运动3-6个月,自然会看到身体的变化。健康才是健身的目标,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体重数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