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起床发现枕头上多了些头皮屑,挠头时指甲缝里总有油腻的皮屑,发际线周围还隐隐泛红...如果你正被这些问题困扰,很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在作祟。这种常见皮肤病虽然不传染,但反复发作的特点让许多人苦不堪言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这个困扰都市人的皮肤问题。
办公室白领小张近总抱怨头皮发痒,医生诊断后告诉她,长期熬夜加班、精神紧张正是诱发脂溢性皮炎的重要因素。这类疾病尤其"偏爱"三类人群:20-40岁的青壮年、油性肤质者,以及长期处于状态的上班族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生儿也常出现类似症状,不过通常会在几个月内自愈。
比起普通头屑,脂溢性皮炎的症状更为明显:头皮会出现边界清楚的红色斑片,上面覆盖着油腻的黄色鳞屑。除了头皮,它还可能出现在眉弓、鼻翼两侧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。患者往往会感到瘙痒难忍,如果抓挠过度还可能导致继发感染。春秋季节交替时,症状往往会加重。
皮肤科医生指出,马拉色菌过度繁殖是直接诱因,这种真菌以皮脂为食。但根本原因还要追溯到这三方面: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皮脂分泌异常、长期精神压力过大、以及错误的清洁习惯。有些患者冬季用过热的水洗头,反而了皮肤屏障,加重了症状。
脂溢性皮炎需要科学护理:选择含酮康唑或二硫化硒的洗发水,水温控制在38℃以下;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美发产品;充足睡眠,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。症状较轻时,可以尝试用稀释的苹果醋局部湿敷,有助于调节皮肤酸碱平衡。
如果自行护理两周未见好转,或者出现渗液、结痂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。皮肤科通常采用抗真菌药膏配合弱效激素短期治疗,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口服药物。切记不要自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,以免产生依赖性皮炎等副作用。
保持规律作息、清淡饮食是关键。建议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,多吃富含锌和维生素B的食物。空调房里注意保湿,避免冷热交替刺激皮肤。运动后及时清洁,但不要过度去油。记住,情绪管理同样重要,焦虑抑郁都可能成为发作的导火索。
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不讲卫生造成的,其实过度清洁反而会恶化症状。也有人担心会传染给家人,事实上这种炎症不会传染。更要注意的是,不要把银屑病等皮肤病误当作脂溢性皮炎自治,延误治疗时机。当症状不典型时,皮肤检测才是明智之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