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感觉头晕眼花?爬两层楼梯就气喘吁吁?这些看似普通的身体信号,很可能是高血压在"敲警钟"。作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"无声",高血压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但它的危害却不容小觑。
简单来说,血压就是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。当这个压力持续偏高,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高血压。根据新指南,正常血压应该控制在120/80mmHg以下。如果多次测量都超过140/90mmHg,就要引起重视了。
以下人群需要特别注意:
1.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
2. 长期高盐饮食者
3. 体重超标、缺乏运动的人群
4. 长期吸烟、酗酒者
5. 中老年人(尤其是50岁以上)
6. 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的白领
很多人以为高血压一定会头痛,其实不然。早期高血压可能表现为:
- 晨起后头部胀痛
- 容易疲劳、注意力不集中
- 睡眠质量下降
- 耳鸣、视物模糊
- 胸闷、心悸
千万别小看高血压,它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:
1. 心脑血管疾病:如脑卒中、心梗
2. 肾脏损伤:长期会让肾小球"过劳"
3. 视力损害:时可能导致眼底出血
4. 血管病变:直接影响全身各个器官供血
建议家中常备电子血压计,测量时注意:
1. 测量前5分钟
2. 保持手臂与心脏同高
3. 每天固定时间测量2-3次
4. 连续记录一周的数值
除了遵医嘱服药,生活习惯调整也很关键:
1. 饮食:每天盐摄入不超过5克,多吃鲜蔬果
2. 运动: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
3. 作息:7-8小时优质睡眠
4. 心态:学会释放压力,保持平和心境
5. 戒烟限酒:烟草和酒精都是血压"助推器"
很多患者对降压药存在误解:
- "血压正常就停药":这是大忌,必须遵医嘱调整
- "西药伤肾":规范的降压治疗反而保护肾功能
- "保健品能代替药物":保健品只能辅助,不能治疗
出现以下情况要立即就诊:
- 血压突然飙升180/120mmHg以上
- 伴随剧烈头痛、呕吐
- 胸痛、呼吸困难
- 肢体麻木、言语不清
Q:年轻人不会得高血压吧?
A:错。现在30多岁的高血压患者并不少见,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。
Q:喝芹菜汁能降血压吗?
A:作用有限,不能替代正规治疗,均衡饮食才是关键。
Q:运动会让血压更高吗?
A:规律运动反而有助于长期控压,但要避免剧烈运动。
高血压管理是一场"持久战",需要医患配合、坚持治疗。记住,控制血压就是在保护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。如果你或家人有高血压相关疑问,建议及时医生,切莫讳疾忌医。